桂枝的功效与主治病证
桂枝(学名:Cinnamomum cassia)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,性味辛、甘、温,归心、肺、膀胱经,是中医常用的解表药和温里药。
一、主要功效
- 发汗解表(解肌发表)——用于风寒表证
- 温通经脉——用于寒凝血瘀、关节痹痛
- 助阳化气——用于阳虚水湿停滞(如水肿、痰饮)
- 散寒止痛——用于寒性疼痛(如胃痛、痛经)
- 调和营卫——用于表虚自汗(如桂枝汤证)
二、主治病证
(1)外感风寒表证
- 风寒表实证(恶寒重、无汗):常配伍麻黄(如麻黄汤)。
- 风寒表虚证(恶风、自汗):常配伍白芍(如桂枝汤)。
(2)寒凝血瘀证
- 痛经、闭经(寒凝血瘀):配伍当归、川芎(如温经汤)。
- 胸痹心痛(心阳不振):配伍薤白、枳实(如枳实薤白桂枝汤)。
- 风湿痹痛(关节冷痛):配伍附子、白术(如桂枝附子汤)。
(3)阳虚水湿证
- 痰饮、水肿(脾肾阳虚):配伍茯苓、白术(如苓桂术甘汤)。
- 心悸、气短(心阳不足):配伍炙甘草(如桂枝甘草汤)。
(4)其他应用
- 胃寒腹痛:配伍干姜、高良姜。
- 虚寒性皮肤病(如荨麻疹):配伍白芍、生姜。
三、使用禁忌
- 阴虚火旺(口干舌燥、潮热盗汗)者慎用。
- 温热病(如风热感冒)不宜使用。
- 孕妇慎用,尤其血热者忌用。
- 出血性疾病(如月经过多、鼻衄)慎用。
四、现代药理研究
- 扩张血管,改善微循环。
- 抗炎、镇痛,缓解关节疼痛。
- 促进发汗,调节体温。
- 抗菌、抗病毒,对部分呼吸道感染有效。
五、经典配伍
- 桂枝 + 白芍(调和营卫,治表虚自汗)
- 桂枝 + 麻黄(发汗解表,治风寒表实)
- 桂枝 + 茯苓(温阳利水,治水肿痰饮)
- 桂枝 + 附子(温经散寒,治寒痹疼痛)
总结
桂枝是温通阳气、散寒解表的要药,广泛用于风寒感冒、寒凝血瘀、阳虚水停等证。但因其性温,热证、阴虚者慎用,需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。